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止如此,“至人”是《庄子》给得道之人的一个名号,孔子在评论过哀骀它之后,鲁哀公感叹这是“至人之言”,而就在《德充符》这一篇里,就在哀骀它之前的一个故事里,《庄子》却借着老聃与叔山无趾的对话说孔子还没有到达至人的境界。

举了以上这些例子,无非要说明读《庄子》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也就是把寓言当做寓言来读,要明白情节和角色都只是《庄子》阐明道理的工具,得鱼即可忘筌,得意即可忘形,不要胶着在情节和角色上边。而即便在对道理的阐明上,寓言的特点也是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一旦读者及了其余,就会困惑于《庄子》为什么到处都在自相矛盾(当然,《庄子》也确有真正自相矛盾的地方)。

至此,我已经在第一章里讲过了读《庄子》要留心的背景,在这一章里讲过了读《庄子》要留心的体裁特点。把握住了这两点,误解就不那么容易发生了。接下来,我们就该正式进入《庄子》的思想了。

===============================================

i 真实的孔子完全有为自己辩解的余地,他在政治上讲损益之道,在教育上讲因材施教,虽然主张“复礼”,但也没有师金所讽刺的那么僵化、顽固。

日期:2010-06-04 12:45:10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