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斯宾诺莎的这段话可以被看作是对庄子的是非善恶观点的西方式表达,如果能以这样的哲学的眼光去看,秦桧也好,高衙内也罢,未必就是坏人。后来莱布尼茨发展了这个观念,将之从形而上拉到了形而下的层面,以至于伏尔泰在《老实人》里特地杜撰了一位莱布尼茨的庸俗信徒邦葛罗斯博士,当救命恩人雅各感叹着世界充满邪恶的时候,已经在这种邪恶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的邦葛罗斯博士超然地回答道:“这些都是应有之事,个人的苦难造成全体的幸福;个人的苦难越多,全体越幸福。”

有趣的是,《老实人》是伏尔泰的晚年之作,而在他的早期作品《查第格》里竟然表现过一种并不亚于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他借着天使之口在情节大逆转的当口道出了这样一则真理:“恶人终究是苦恼的,他们的作用不过是磨练世上少数的正人君子;须知善恶相生,没有一种恶不生一点善果的。”

的确,最大的恶才可以彰显最大的善,这正如酷暑和冷饮的关系。最邪恶的世界比之无善无恶的世界,其善的总和显然更多。有趣的是,正是同样地基于这一考虑,莱布尼茨才(至少在表面上)做了一个于丹式的学者,而庄子则施施然地走进了对立的阵营。

不过,为了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们实在有必要暂时跳出哲学的领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