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整编师相关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1925年之前,中国的军队编制除了奉系曾经用过以军-旅-团编制编组,晋系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旅又一个团外,其他的都是师下辖二旅四团的编制。而国民党军在黄埔建军之后,师法苏联,改行为三三制编制,即师辖三团,团辖三营,在编制上大致一师为5500人,在北伐的八个军中,除第七军是承袭护法军的编制,下辖九个旅(即1旅2团,1团4营,1营3连),且只设旅部,到战时成立第*路指挥部来统辖几个旅外,其余均为三三制编制;而后收编的各路军队也多采用三三制编制。

而到了北伐结束后,一方面蒋介石出于“削藩”的目的,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当时的军队数已达200万之多,因此、决定裁军,将全国的军队裁减为50个师。当时的编制为废除军编制,师下辖三个旅(部分师为二个旅),旅下辖二至三个团。而后,在1930年,又推出了所谓的“民国19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将国民党军的编制编为三种,1、甲种师,二旅六团制,2、乙种师、三旅六团制,3、丙种师、二旅四团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一方面都编为甲种师,另一方面又以独立旅,补充旅的名义扩编部队,基本上都成为了三旅九团的编制。如第11师最早的编成是三旅六团的编制,番号为31、32、33旅。3个旅长分别为桂永清、殷绳祖、余仲麟。而后将33旅的旅部撤销,编为31、32两个旅总计六个团;而后又编了个独立旅,3个旅长分别为李默庵、萧乾、李明。再如第1师,系由第1军的第2师,22师与鲁军张克瑶33军的1个师合编而成,为三旅九团编制,当时胡宗南的22师编为第2旅,后调整为二旅六团制时,编为第1旅,把作为杂牌的鲁军张克瑶部裁编为两个独立团,到中原大战时又扩编为独立旅,在追击红军至甘肃后,又编成了1个补充旅,此时第1师辖4个旅12个团。而嫡系各师的独立旅,补充旅在1931-1934年间又大多扩编为师。到1932年6月,国民党又推出了“民国21年陆军暂行编制表”当时准备将所有的国民党军均编成二旅四团制的整编编制,但因为围剿红军与淞沪“一一二八抗战”之故,只有87,88等少数几个师编为此种编制。在1933年,国民党军根据与红军作战所得出的经验,感到以前的编制太大,在与红军作战中很不灵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