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爆发背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引子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是国民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淮海战役是***对这场战役的命名)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过程中,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三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不敢北上与华野交战。粟裕认为,这说明敌人是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我军打大规模的仗,也说明我军对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渐成熟。因此,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ji烈进行,但已胜券在握的时候,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第393页――394页)。**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第5卷第19页)。需要做出说明的是:此时粟裕的目标是围歼淮阴――海州一带的第7兵团(黄伯韬部),而不是围歼整个徐州集团,这时的淮海战役设想后来也被称为小淮海战役。随着战局发展,总前委审时度势,淮海战役越打越大,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10天逐村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时,**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