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 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朱济世在170多年后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1840年鸦片战争中当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争斗。英军官兵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有英**官问为英军带路的汉jiān,对方的回答是: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

很显然,1840年代的大清朝就是一个不知有民的国,可是1840年的大英帝国,真的能算国知有民,则民知有国吗?

根据朱济世这段时期所了解到的情况,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帝国子民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时候。那些应该知道“有国”的英国劳动人民在做什么?

正在别有用心的宪章派工会领袖和政客的鼓动下,忙着游行集会要求一人一票的普选权!

而英国zhèngfu可以在1840年为了远在中国的几个大英帝国子民的生命受到威胁,就耗费数百万英镑把军队派到万里之外,可是却不舍得为正处在饥寒交迫当中,处在饿死边缘的英国劳动人民提供相应的救济——根据1834年通过的,贫民只有在进入实际上是“劳动院”的“济贫院”后,方可获得食物救济,那里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住宿拥挤。人们按年龄性别分居,这造成贫困者家庭被拆散,骨肉分离。没得到监工书面批准,不得外出或者接见来访者。实际上和坐牢无异,可就是这样的“济贫院”,也因为资金匮乏,而无力接收太多的穷人。结果造成每天都有不少英国人被饥寒夺走生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