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大跃进(1957~196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1956年9月获得晋升,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10年当中,邓小平一直置身于中共的权力核心,是众多事件的核心人物。这是他身为政治局常委和党的总书记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他的个性使然。不管什么时候,他只要发现有问题需要解决,他就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不是坐着等待问题找上门(周恩来有时就是这样),也不是在自己的提议受到批评或被驳回时,就退缩到一旁(陈云就是这样)。当他发现他无法说服别人接受他的建议时,或是判断他的说服行动不会成功时,他干脆先采取行动,然后再报告。毛泽东在对日作战期间,就是鼓励他的军事指挥官们这样做,甚至允许他们不报告就采取行动。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除了批评邓小平的政治观点之外,也严厉批评了他这种行事作风。

邓小平在农村视察。

身为总书记,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执行长官,同时也通过党掌控政府的所有机构(不过,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主要是毛泽东一个人来行使)。邓小平的主要运作机构是书记处。这个机构的人事阵容,从一开始就很强。到1958 年5月,它的实力更强了。除了邓小平本人和他的副手彭真之外,书记处又增加了三位政治局委员。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书记处又接管了党内及党外其他几个机构的职权。在“大跃进”期间,它从最高行政机构国务院手中,接管了研拟与实施经济政策的权力。这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能够组织群众运动,而这是国务院办不到的。在国家采取紧急行动,以挽救“大跃进”对全国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它仍沿用了这一权限。后来,当毛越过除林彪之外的其他政治局常委,擅自制定各种政策时,书记处作出了很多重大决策,它取代了很多原本应该由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做的工作,因为这两个机构只能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布文件,而且这些文件只有经过毛泽东亲自批准后才能发布。在彭真的全力支持下,邓小平主掌了大部分权限与工作。后来毛泽东批评说,邓小平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并未言过其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