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900年9月21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结婚三年后,我开始了我的“新生活”,一头扎进罪恶之中,没有任何严肃的作品问世。但是我的命运宛如一个奇特的仪式,总是能化不洁为神圣。从双重生活中,我能看到艺术之可能。和长着两张脸两面看的杰纳斯[173]一样:我能看到更完整的世界。如果说我中了罪恶的邪魔,中邪之时我也感染了一种狂热,这狂热让我第一次能够直抒胸臆。

我的第一部作品主要带有批评性质。我在对话中概括了我的哲学,而这些对话直接脱胎于我和罗伯特·罗斯在泰特街的谈话:这些对话是在谈笑间产生的,它们里面有一种穿透了所有神秘的快乐。我把自我主义化成了一门哲学,在和卢梭一样的艺术自我意识中,是一种“否认其是,解释其非”。

在悖论的掩饰下,我把我所处时代的幻象暴露出来了,阐述了一种更宏大、更清醒的现实。我当时所写的一切我都不相信,但这是完美的表达所应付出的代价—它不属于我们自己,而属于全世界。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从对下毒者托马斯·韦恩莱特的隐晦描述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中相对明快直接的风格,我都想表达一个具有内在完整性的哲学,因为如能这样,我自己也就完整了:我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它既能完全表达出我的态度,又能用华美的词句装点我的经历。没错,当时我过的生活严重摧残着我的健康和神经,但行笔之处,我却记录着艺术家式怠惰和享乐的魅力。我的梦是炼金者之梦:把疲惫的心灵炼成永不疲惫的精神。19世纪是一个充满肉欲的、肮脏的时代,但我想把感官的感觉神圣化,使其在层次上超越于商业阶层所梦想达到的境界。我想我可以毫无羞耻、毫无迷失感地融入到情欲世界,但又能带着新鲜的观察跳脱出来—就如同我想象自己能够进入穷人之家,然后能带着充分认知了贫困本质的哲学回来。这种做法激怒了我的同时代人。他们不希望在任何情形下看到自己的罪恶—哪怕这情形对罪恶进行了美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以对美的本能追求为主体特征的精神要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