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孔圣裔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孔子第75代孙来历不凡的名和字

这个胖小子的诞生,给井儿院带来了少有的喜庆和热闹。

给这个男丁起名更成为一件大事。

要是普通人家,随便起个什么阿狗阿猫就可以了。当地还有种风俗,越是喜爱的孩子,父母越要给他起个不堪上口的名字,那种粗俗和不雅,足以使他成为人物后,当别人再提起时会满面羞红、讳莫如深。其动因据说是为了让这孩子长命,阎王拿人时会因为这粗俗的名字说不出口,或者前来索命的小鬼判官错理解成其他东西而完不成任务。那样这孩子自然会逃过阎罗的追索,顺利长大成人。但孔家可不是当地一般的小户人家,尤其孔繁兹饱读诗书,又自诩是孔圣人之后,当然不能仿效那些草民百姓的愚昧做法。他必须给这个老弟兄五人中最可宝贵的男孩取个响亮而有意义的名字,让他接续香火,继承事业,光耀门楣。

要起好这个名字,第一件事就是要查清辈分。

什么辈分?这就不能不从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说起。

孔老夫子生前风尘仆仆周游列国,但他创立的儒家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根本没有特别的地位,他的政治主张更不为各国诸侯所采纳,反而受到不少冷遇和嘲讽。直到他身后多年,人们才发现他的“仁义”治国主张,“三纲五常”理论,“中庸”处世之道等等,是那么符合中国国情,对于教化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极其有用。到了汉朝,董仲舒才向皇帝建议,来了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老夫子这才显赫起来。到唐开元二十七年,他第一次被加谥为“文宣王”。“王”在欧洲国家是最大的或最高的统治者,可在中国不行,中国最高的统治者是天子、皇帝。王还仅仅是某块土地或者某一领域的一把手而已。当然这对于生前门下仅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孔子,已是很大的荣耀了。以后宋元明清,各代皇帝又不断加谥,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孔子的封号已有了一长串,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在中国历史上,大概除了叶赫那拉氏有一长串什么贤懿德之类读不通弄不懂仅仅尽是好字眼的封号外,没有谁比孔老先生的封号更长的了。慈禧为什么要那么长的封号?据说按照封建朝代的规矩,皇帝加封一个字,每年就是1万两银子的“政府津贴”,这个称号值钱呢!但孔夫子生前穷困潦倒,饭都常常吃不饱,那些天子诸侯往往一个铜子都不肯给,后世皇帝加谥这么长的封号,看来是不吝金银的,只是先生已经作古,别说每个字1万两银子,就是10万两也没意义了。不过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精神领域,他们敬仰的人物是永远不死的,即使死了,也还能享受供奉。这就有了历代皇帝规模盛大的祭孔大典。那祭品的丰盛和仪式的隆重,甚至超过祭祀皇帝自己的祖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