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唐 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肃 宗

肃宗皇帝,名亨,是玄宗第三子。开元中,立为皇太子。安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太子分兵北行,至灵武为诸将所拥立,在位七年。

原文 上惧,召宰相谋之。杨国忠首倡幸蜀之策。上然之。乙未,出延秋门,至咸阳,日向中,上犹未食,国忠自市胡饼以献。于是民争献粝饭。有老父郭从谨进言曰:“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诣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务延访忠良,以广聪明,盖为此也。臣犹记宋璟为相,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安平。自顷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惟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繇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上曰:“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慰谕而遣之。

直解 蜀地,即今四川。唐时长安禁城西门,叫做延秋门。咸阳,即今陕西西安府咸阳县。初,安禄山既反,宰相杨国忠尚以为不足忧,及潼关失守,玄宗方才畏惧,乃召宰相商议计策。杨国忠独先倡说,请车驾幸蜀地,以避贼兵。那时玄宗仓皇失措,便道他说的是。六月乙未日黎明,玄宗带领宫眷、皇子、皇孙径出延秋门,望西去,行四十里,至咸阳县。所过地方,官吏逃窜,供给缺乏,日已向中,玄宗尚未进膳,杨国忠自往民家买得些蒸饼,献上充饥。于是百姓每知道御前不择美恶,争献粗饭,那皇孙辈以手掬食,须臾而尽,其途中困苦如此。有个年老的百姓,叫做郭从谨,因进前说道:“安禄山恃宠眷,拥强兵,阴怀反意,要倾危社稷,已非一日。人皆知其谋,也曾有亲到阙下,告他谋反者,陛下往往不信,反将告的杀了。遂使安禄山肆无忌惮,得逞其奸逆,以致今日乘舆播迁,道路颠沛,皆壅蔽之为祸也。是以古先帝王,不敢偏信独任,务在延访忠良,以天下为耳目,广开聪明,使上下之间无有间隔,为是故耳。臣犹记开元之初,宋璟为相,凡朝政得失,四方利病,往往直言无隐,故主上聪明日广,天下赖以治平。近年以来,在廷诸臣,惟恐直言得罪,以为忌讳,每事只阿顺谄谀,徒取容悦而已。是以人主深居禁中,耳目有限,阙门之外,皆不得知,上下隔绝,奸宄恣行。臣在草野,必知国家有此祸乱,不待今日。但君门远于万里,下情不得上通,向使事不至此,则陛下高拱九重,无繇与百姓相接,臣亦何能仰睹天颜,而诉此衷曲乎!”玄宗说:“此朕往时昏蔽不明,致有今日,实其自取,虽复追悔,亦何及哉!”因慰谕郭从谨而遣之,以谢其殷勤之意焉。繇是观之,此一君之身耳,当其清明,直臣在朝,民情无所蔽则治;当其昏惑,佞臣在朝,民情无所诉则乱。方其治也,端居九重,玉食万方而有余;及其乱也,道路播迁,粝食充饥而不足。治乱安危之几,亦可畏矣。况幸蜀之举,又失策之甚者,安有为天下主,乃委弃其宗庙社稷、九族百官于贼,而苟图自全者乎?且蜀地虽险,偏安一隅,可以退守,不可以进取。向非天意祚唐,百姓拥留太子,收兵灵武,克服两京,则天下事去矣。然则人君守社稷,即有急难,国都岂可轻弃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