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生于忧患 农村包围城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周人开始打商的主意,大约是在迁到岐下的时候。

这是周人自己说的。他们的赞美诗《诗·鲁颂·閟宫》(閟读如必),就声称“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大王就是太王,即公亶父,也有学者认为是文王之父王季。总之,按照这个说法,周人似乎刚从部落变成部落国家,就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

然而考古学的发现和史学家的研究都证明,周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其实跟商相距甚远,基本上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他们靠什么成功?

经营和谋划,放长线钓大鱼。

第一步是笼络友邦。

友邦包括诸羌和诸夏,代表分别是羌族的姜,夏族的召(读如绍)。周是以夏族自居的。他们与召族都姓姬,与姜族则是婚姻关系,弃的母亲就是羌族女子姜嫄。以后,姬姜世代通婚。亶父之妻是太姜,武王之妻是邑姜,西周天子更每隔一代就有一位姜姓的王后。姬周与姜,亲如一家。

相反,羌族跟商则是死敌。卜辞中经常提到,商人俘虏了羌人,就用来做献祭的牺牲品。这是不能不让姜族恨之入骨的。所以周初三公,就是周公、召公和姜的太公。太公望是太师,周公旦是太傅,召公奭(读如是)是太保。

他们也都是炎黄子孙,因为炎帝姓姜,黄帝姓姬。

岐山凤雏宫殿遗址,房基占地1469平方公尺,东西厢各八室,经碳十四测定可知始建年代是商末期。岐山一带为公亶父以来周人的核心活动范围,所以据此遗址依稀可见公亶父统治的岐下景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