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结构性的限制中央苏区的人力与物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人力资源

由于国民党军在第五次“围剿”中采取持久作战方针,而中共面对国民党军的堡垒策略和压迫式战法,选择了留在苏区的应战之路,这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消耗战不可避免。对于一场双方在战略上已没有多少悬念的战争而言,战争资源对双方胜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虽然,中央苏区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拥有一定规模,但当国民党开始从战争资源上寻求突破口时,中共占据的一隅之地和有限资源仍然无法真正与南京政府抗衡。中共自己在当时就承认:“照物质上的力量比较起来,白军真可以两三个月‘荡平赤匪’。”[1]而其高级干部在日后也谈道:“我们中央苏区最后不能坚持而被迫万里长征,除了路线错误之外,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财政的枯竭,人力物力财力的枯竭,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2]“根据地人民竭尽全力,也不能保证及时供应,这也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之一。”[3]

在消耗作战中,人力资源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一环。作为全国广大区域控制者,南京政府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保证其兵力来源无忧,而中央苏区地域有限,且位于人口稀少的山地地区,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中央苏区的人口,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1932年上半年,由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南京政府“剿共”军事全面收缩,中央苏区空前发展,据此时中共方面的报告,江西苏区“居民有二百四十五万以上”。[4]不过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从区域角度看,当时整个赣南区域(即今赣州市辖区)人口为200多万,属于中央苏区者占面积一半左右,估计人口在百万以上。同时苏区面积还延伸到赣中、赣东一些地区,这里有数十万人。两者相加,江西苏区人口应在200万人以上。如果分县细加衡量,根据可以搜集到的材料看,江西几个主要苏区县宁都、瑞金、广昌三县苏维埃革命前人口分别为322480、310000、110000人,[5]会昌县215406人,[6]这四个县共有95万多人。但应该注意的是,苏维埃革命开始后,这里的人员变化很大,1932年5月的统计,宁都为204651人,瑞金、会昌均为24万余人,[7]宁都、瑞金均大幅减少,会昌有所增加。红军长征后的统计分别为161240、200000、68000、154404人,[8]仅相当于革命前的50%、64.51%、61.82%、71.7%。以长征后总人数除苏维埃革命前总人数,三县长征后总人数只相当于革命前的60.9%。这些伤亡有些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产生的,第五次反“围剿”前如以80%计,上述四县人数为76万余人。1930年代石城全县人口13.6万余人。[9]于都境内并存着两个县,胜利县人口15.33余万,于都县人口19.1余万。[10]赣县苏区人口近20万。万泰8万人。这几县相加也为76万。再加上信丰(1932年底的报告苏区人口为31300多人[11])、永丰(苏区、半苏区人口110200余人[12])、安远(1928年安远县共有人口175720人,1935年安远人口116062人[13])、宜黄、寻乌、南丰、黎川等部分苏维埃化的县份,将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前后江西苏区人口定位于200万人以上应属适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