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9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1-01-11 10:21:38

在真实的历史上,吴世忠指导员上山后即调整了组织,明确了各班、排的战斗任务。当时登上山顶的除4连的6个班外,还有因与主力走散而随4连1排上山的2连19人。与防守长白山的越军相比,登顶分队的力量并不占优势。吴世忠针对在山上作战不易观察和运动,且越军兵力分散配置的情况,决定不集中攻击,而是采取小群多路的打法。

所谓小群多路是一种连级进攻战术,即是将连队以班、排为单位分成多个进攻方向,在加强火器的掩护下,成疏散队形,交替掩护,多路,多方向,有重点地向敌冲击。这种战术是解放军的传统战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都有成熟运用,建国后军队搞正规化建设,讲究梯次战斗队形,小群多路反而提得较少了。如今要在长白山的特殊地形、敌情下作战,吴世忠就又祭出了老战术。

据此,将各班分成2~3个小组,每组2~3人,加强随伴火器,由上向下,分片包干,各自为战,多路进攻,互相配合,边打边搜,逐洞歼敌。要求各攻击小组在战斗开始后注意观察、隐蔽,小群多路,从侧翼大胆接近越军据守的岩洞,以抵近射击和手榴弹消灭敌人。并将60炮配置在山顶的反斜面上,各班轻机枪配置在山顶,以火力支援各小组战斗。为不使发生误伤,还规定了互相间的联络信号和识别记号。部署完毕后,吴世忠感到手里兵力不足,遂派人下山召3排上山作预备队。在4连进行战斗部署的同时,5连也乘夜暗插到了长白山东南侧,割裂了各高地间的越军防御,协同4连形成了对长白山守敌的夹攻之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