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同理,现在我也在咋咋呼呼地将周人叫做“周戎”,这严谨吗?当然不严谨,但那只是学术上的严谨,而不是生活中的、本帖中的严谨(比如大家真的每天在喝纯净的H2O吗)。在我看来,既然古人、而且很有可能是周人自己尚且承认周族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放牧生涯,那么我将其调侃而称作“周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没准当年就有人这么喊过他们(后来都被砍了?好可怕)。鉴于全言我现在饰演的是一个不老不死穿梭二十四史的角色,所以当然不怕被砍,那么咱要是高兴,叫他们“放牛姬”、“牧羊周”什么也完全可以,何必较真呢!

另外的话,对于不是很重要的历史,那我们就随便随便就ok了,没必要太偏执。比如之前我们有提到的“五子之歌”,其本身的真实性大概和《水浒传》与宋朝真实的水浒故事之间的契合度差不多,但是如果我们不引用这么些东西,那还说个p的历史啊——别的不说,我们最古老的史书——《尚书》本身就28篇大致可信(没有《五子之歌》),但要是咱们讲历史就只讲这28篇,那可真简洁:大禹和舜、皋陶聊了几句,然后夏启就要打有扈氏了,接着,故事就跳到汤伐桀。这样讲历史你愿意听吗?你愿意听我也不愿意写啊!太没意思了!

注:那所谓的比较可信的28篇《尚书》,其实也全是秦朝焚书坑儒之后一个儒生凭空拿出来的。他说这些书是自己在秦末偷偷藏进墙壁里的,问题是他要是撒谎了呢?但是不管是这28篇也好还是后来夹杂进来的各种篇章也好,他们肯定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写的。既然历史的空白反正要填补进一些东西,那我更愿意拿老祖宗们的原创填进来,再自己修修补补一下,然后主观分析评价几句、非官方吐槽几段,齐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