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0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7-03-29 21:28:24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5)--高宗朝后期的突厥反叛:迟早发生,难以挽回

(继续说突厥叛乱)

突厥的前两次叛乱虽然都被平定,但首先,都是仰仗裴行俭;其次,都来势汹汹,已经让长安感到威胁;第三,唐朝还因此一下子损失了一十八万匹战马。《资治通鉴》说:“夏州群牧使安元寿奏:‘自调露元年九月以来,丧马一十八万馀匹,监牧吏卒为虏所杀掠者八百馀人。’”--这些马匹应该是大部分被突厥叛军抢走。如此,战马的数量就是此消彼长,唐军与突厥军的战略储备跟着颠倒。

随即,进入高宗朝最为艰难的永淳元年。这年初,西域再次出了乱子,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车簿率旧部反叛,偏在此时裴行俭去世了。同时,关中地区发生严重饥荒。高宗只得把朝廷搬到洛阳。吐蕃也趁机侵扰剑南道的几个州。这期间,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导致政局不稳,这一切都刺激着北方突厥的继续反叛。因此就在永淳元年,~阿史那·骨咄禄~再次起兵。

骨咄禄也是一位阿史那氏,是当年颉利可汗的远亲。他本是唐朝突厥羁縻区的一个小首领,最初聚集的人数不多,但越来越壮大,最终在黑沙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之北)站稳了脚跟,随后进犯北方边境各州。岚州刺史王德茂为叛军所杀。那时裴行俭已经去世,唐朝启用了老将薛仁贵,大破突厥,“斩首万馀级,捕虏二万馀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