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0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7-03 22:33:57

假如借他三纪光阴

公元前560年夏,晋国中军将智罃和下军佐范鲂相继辞世。晋悼公在绵上检阅军队,重新调整八卿的人选。

晋国的军卿位高权重,素由强宗世系,牵涉的利益广泛、深邃而复杂。这个人事安排搞得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搞得不好,鸡飞狗跳神鬼不宁。所以历代晋君都为此绞尽脑汁,斟酌再三。

晋悼公想闹中取静,化繁就简,按照论资排辈的原则,使中军将和下军佐的空缺由剩下的六卿依次晋升替补。这样一来,六卿整体而均匀地获得了进步,想必谁都没有怨尤。

可是晋悼公失算了。他首先准备提拔原中军佐范匄为中军将,然而范匄说:“我的才干不如荀偃(即中行偃),过往得以担任中军佐,只不过是因为与智伯(即智罃)相互熟悉、配合默契的缘故。还是让荀偃来挑重担吧!”

于是范匄官居原职,原上军将中行偃出任中军将。

随后,晋悼公准备提拔原上军佐韩起为上军将,但韩起认为原新军将赵武才是合适的人选。

晋悼公很讲究领导艺术,他认为韩起逊让不代表排在赵武前面的原下军将栾黶也同意逊让,就首先把机会让给了栾黶。

依本性而言,栾黶是个专横的人,放平时遇到此等美事那就欣然领受了。可是既然有范匄和韩起的逊让在先,栾黶不好意思显得太小气,也十分豪爽地说:“下臣的见识不如韩起。韩起愿意让赵武排在前面,下臣也愿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