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太康年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生活有了好转。与此同时,晋武帝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当时,盛行着一种被后人称颂的“太康文学”,这里面,就有个“洛阳纸贵”的故事。

公元282年,洛阳的人们纷纷购买纸张,原来有一个名叫左思的文人,写了著名的《三都赋》,人们纷纷传抄,引起了纸张奇缺,纸价飞涨,“洛阳纸贵”从此便流传开去。而这个《三都赋》则是左思在晋武帝的直接支持之下完成的。除了文学之外,其他领域的许多文明成果也在这个时候涌现,而所有的这些文明与晋武帝司马炎开明的文化政策和人才保护措施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故事说的这儿啊,这晋武帝就是个好皇帝,可惜这位却没能善始善终,历史上对他最大的评价就是“前明后昏”。这话说的直接,到了后来,这哥们变成个糊涂皇帝了。

曹魏统治的后期,当时社会上的风气就不好了,大家以奢侈腐化为荣,那些当官的,有钱的更是赛着比谁有钱,就跟现在的那些二代们一样,司马炎刚当皇帝的时候啊,对这个很不赞成,他力倡节俭朴素,以身作则,当时有个人给他送了个用雉头羽毛织成的裘衣,很新鲜,也很漂亮华丽,晋武帝却把这个东西在殿上给烧了,就是要像群臣宣布,我们要讲节约,不要搞这些个没用的奇装异服。

不过做了好几年的皇帝,社会经济大发展之后,司马炎就彻底大变样了,其实这可能也是他本性的暴露,他本事就是贵族子弟出身,从小就是锦衣玉食,对奢侈腐化这些东西根本就是自来熟,在他的带动下,全国都是一派竞相奢靡的不正之风。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饭上的花费就要二万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