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10-31 19:16:14.0

《征服:华夏的兴起》-130

退一步说,倘若伊尹真的想要改造太甲,太甲要是一直不悔改呢,他该怎么办?按照孟子、司马迁的说法,太甲是三年后悔过自新的。假设太甲十年、二十年都不悔改,那么伊尹岂不是就一直摄政下去么?如果伊尹真的那么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可以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当初他为什么要拥护商汤称王呢?他为什么不在夏桀被流放的时候,等待这个帝王悔过自新呢?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竹书纪年》里关于伊尹篡权的说法,有其合理之所在。

后人否定《竹书纪年》的说法,大抵有三个理由:

其一,与其他史料不符。

但正如我上面所说,除非这些史料能证明比《竹书纪年》更古老,否则即便《纪年》只是孤证,仍然可能是真实的。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那么《竹书纪年》里面所载的太甲杀伊尹的说法,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没有被学者们所引述呢?我们知道,《竹书纪年》这本史书,乃是藏于晋、魏,而春秋战国的文化重心一直是在东方。无论是先前的晋国或后来的魏国,都没出现过大学者,有的只是纵横家与法家,他们关注的事情,都是现实的事情,或者是变法,或者是连横合纵的外交,并不热心去整理、普及、传播古代的文献。

其二,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伊尹篡权后,太甲从流放地逃回来,发动政变,杀死伊尹后,又让他的两个儿子继承其家业。这个说法,令后世学者觉得很荒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