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4-10-10 20:20:23

01秘密立储(2)

有第一次,也就有第二次,事情无不如此。

一个诡异的事实是,在雍正采取秘密立储制度之后,清朝皇位之争确实再也没有出现过康熙朝那样的悲剧。清朝皇位传承似乎从此步入正轨,争位现象大大减少。这样的一个事实让无数的历史学家误判,认为秘密立储制度确实有效。

事情的真相却并非如此,因为在清朝接下来的百年间秘密立储制度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几近于无。自雍正之后,清朝皇室汉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生育能力也随之降低。除了长寿的乾隆皇帝,其他皇帝大多子孙不多,皇位竞争者寥寥无几。从同治开始,清朝更是三代无皇子,秘密立储之说根本无从谈起。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秘密立储制度并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密。皇帝本人很多时候会在无意间将他中意的人选告诉身边人,这些人大多是深受皇帝信任的嫔妃。例如,在乾隆登基之前,雍正的皇后就已经知道雍正遗诏的内容。万万么想到的是,连乾隆本人都知道他就是雍正选中的储君。整个雍正朝虽然实行秘密立储制,但举朝山下都知道宝亲王弘历是唯一的答案。

秘密立储制度最大的意义在于,所有人都知道皇储人选,但皇帝却不予以确认。这样被选中者就无法享受到皇储的待遇,文官集团也无法以此对皇权产生干扰。也就是说,秘密立储制度唯一的好处便是最大限度得保障了皇权的独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