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把商业银行从央票实际获得的利息与商业银行本来可以获得的利息作比较,显然,央行通过央票实际上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征税。保险基金、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都不会去买央票,只有商业银行被要求去购买。商业银行拿资金去放贷,原本可以获得8%的收益,但购买央票只能得到3%的收益,中间足有5%的利差,这对商业银行构成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央行对法定准备金的征税实际上更加严重。商业银行的钱存于央行只能得到1.6%的利率,以这些银行把资金放到市场上可获8%利率算,其间的利差超过6个百分点。这些做法实际上构成了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大幅征税行为。而央行弥补商业银行损失的办法就是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控制在明显的低位,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依然可以获利。2003年后发生的这一政策逆转,实际上把商业银行被征税的负担转嫁到了储蓄者身上。

日期:2012-07-03 22:20:14

恢复市场化,让利率转正

如果经济要重新再平衡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应该改变目前的低利率政策。具体可以通过三个作用机制来促进家庭消费。一是在现有存款利率基础上提高利率。中国家庭在银行中储蓄较多,利率提高后其收益就增加,可以用于消费的资金就会更多。二是存款利率提高后,人们就不会去疯狂投资房地产,房地产之外的普通消费就会被刺激起来。第一个作用机制和第二个作用机制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促进。第三个机制略微复杂。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肯定会升高,这样借款成本就会增高,这就可以阻止对一些资本高度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和开发。过去几年中,这种资本高度密集的投资很多。利率上升后,资金会更多地流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会增加,工资增加就会促进消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