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学曰:“君子进必以道,退不失义,高而勿矜,劳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顺;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业。今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雠,虽以获功见封,犹食毒肉愉饱而罹其咎也。苏秦合纵连横,统理六国,业非不大也;桀、纣与尧、舜并称,至今不亡,名非不长也;然非者不足贵。故事不苟多,名不苟传也。”

日期:2012-06-14 22:46:56

批:

大夫的道德谴责虽有跑题之嫌,但在激烈的辩论现场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毕竟谁都不希望被扣上有道德污点的帽子;不然,讲出的话就算再有理有据,也没有公信力了。所以文学们先要对大夫的道德谴责进行反驳,“君子进必以道,退不失义,高而勿矜,劳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顺;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业”。当然,文学所说的这段话也从侧面暴露了他们那种理想化的“高风亮节”,以为只要自身做得足够好、就能招来所有人的敬仰,就如传说中的尧舜般令万人敬仰而无事不成。但这在现实中是从来不可能的:所谓“众口难调”,不管你表现得如何高风亮节,你的言行总会招来持异议者,就像你不可能同时讨好君子和小人那般;尤其是在涉及利益之争时,那更别想左右逢源、两边讨好了,就像在狼和羊各自的利益纠纷上,你只能顾全一边而舍弃另一边。所以要想成事就必定得罪人,而做个“好好先生”是捣鼓不出啥名堂的,这如同:明朝中期张居正锐意进取,结果得罪不少人,死后还不得安宁;而之后的王锡爵等人慑于张居正的悲惨身后事,都不敢对朝政有所作为、和稀泥,最终导致明朝百年沉疴、积重难返。这就如同当年毛主席所言“抛弃幻想,准备战斗”,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别太在意自己的虚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