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6-19 23:06:46

批:

文学们显然也知道在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晁错被诛等一系列事件上,他们同行的所作所为实在理亏、难以启齿。所以他们一上来就急着和同行们撇清关系,说明这些“败类”只是行业中的一小撮,不能以偏概全的把天下所有儒生们都打击了,“夫以玙璠之玼,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同时他们也不忘抬出孔子、曾子、舜等儒家先圣来表明,他们这行还是懂得明辨是非、有职业操守的;那些口是心非的儒生们是行业败类,“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是盗,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不能因为这些行业败类而把所有儒生们都看扁了。

在此,我们明显看到了文学们虚伪的一面:文学们明明作为地方豪强的代言人,却偏要把自己说得那么超脱、还要把“失足同行”说得如此不堪,笔者在此不能不被鄙视一下他们这种“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言行。这又和现在一手拿着国际资本的钱来活命,一手高举“市场化”大旗来替国际资本收购国营企业作舆论宣传的经济学家们何其相似。

接着,文学们也委婉的对晁错被冤杀中儒生们的行为,进行了开脱。在他们看来晁错忠于皇帝而得罪诸侯是其职责本分所在,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即“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晁生忠于汉而雠于诸侯。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此解杨之所以厚于晋而薄于荆也”。相对大夫“国家主义”的主张,文学们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国家虚无主义”的路线。乍一看,他们说的也在理,人臣各为其主而已;但他们有意回避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那些分封的诸侯王本该忠于职守的护卫王朝的中央政府,现在却反戈一击成了造反谋逆的带头人,那么诸侯王的行为难道就符合“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吗?这就符合儒家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的等级观吗?文学们在此明显是狡辩,毕竟他们的立场就决定了他们必须为地方豪强服务,为他们辩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