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8-29 19:32:13

原文:

大夫曰:“夫怀枉而言正,自托于无欲而实不从,此非士之情也?昔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既而李斯入秦,遂取三公,据万乘之权以制海内,切侔伊、望,名巨泰山;而包丘子不免于瓮牖蒿庐,如潦岁之蛙,口非不众也,卒死于沟壑而已。今内无以养,外无以称,贫贱而好义,虽言仁义,亦不足贵者也!”

日期:2012-08-29 21:03:30

批:

大夫紧接上文,并乘胜追击,继续揭批儒生们的本质——虚伪,“夫怀枉而言正,自托于无欲而实不从,此非士之情也?”这句话说得是相当尖锐,刺穿了人性的层层虚伪。古今中外,我们见过太多台下说一套、台上干一套的伪君子了。再来看参加本次贤良文学们的来历,他们中不少出自地方上的名门望族、其中不乏被中央盐铁专营政策打击的地方豪强巨贾——所以他们看似很清高、淡泊名利,其实内心是很希望能跻身政府的相关部门来分杯羹的。相信本身也来自富商家庭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很能理解这些后生们一心憧憬向上爬的心理的,因此才会讲出如此犀利的话来。

之后,大夫以同出荀子门下的李斯和包丘子做对比,嘲讽文学们所褒扬的、所谓的“安贫乐道”之士是多么的无用。这包丘子的境遇和李斯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同样是求学于荀子门下,李斯学以致用而位极人臣,包丘子却没找到合适的岗位来发挥自己所学的才能、空有负这满腹经纶。因此,大夫毫不客气的指出“今内无以养,外无以称,贫贱而好义,虽言仁义,亦不足贵者也!”,还是对这些酸文人继续讽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