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7-05 12:50:25

85.

曾国藩企图用湘淮军之长克捻军之短,这是非常狠毒的一招。但是对于这种部署,特别是沿河堤筑墙设防,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多数人都觉得比较迂腐,没什么新意。李鸿章还给襄办曾国藩军务并建河防之策的刘秉璋写信讽刺说:“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知秦始皇千年后遇公等知音。”

虽然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但没有得力的兵将,徒有谋略,老将也只能是老将而已。

虽然6万淮军在形式上拨归曾国藩指挥,但李鸿章仍然握有实权。由于他的干预掣肘,贻误战机,曾国藩的北上“剿捻”很不顺利。

1866年冬,曾国藩在军事上连遭失败,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剿灭捻军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朝野上下一时议论纷起,指责曾国藩剿捻一年多,毫无建树,反而捻军却越来越猖狂。

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朝廷能说句公道话,曾国藩心里也许会好受些。偏偏清政府也申饬曾国藩剿捻不力,曾国藩内心相当不爽,便决定借口病重难痊,奏请开缺,让朝廷另找高人。

慈禧太后觉得曾国藩真的老了,不能胜任剿灭捻军的重任,便不再苛责,命他回任两江总督。

“剿捻”大军是以淮军为主体的,曾国藩走了,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李鸿章的肩上,于是,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师“剿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