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第三,何腾蛟的昏庸乏聩。顺军余部三十余万前后到达湖广,本来可以成为抗清的中坚,但因为何腾蛟目光短浅,对农民军持有偏见,没有真心与农民军结盟,用各种手段排挤顺军,使得这一支重要的抗清力量得不到运用。在应对具体问题上,何腾蛟也显示出十足的短视与自私,隆武帝对他十分信任,但当得知隆武帝将前往赣州进而掌控湖广时,唯恐自己在湖广的权势因隆武帝的到来而丧失,故而没有积极迎接隆武帝入赣。而对于赣州之围,岳州之战,何腾蛟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援救,但却坐观败局,不仅赣州失守,还导致岳州沦陷,湖南的门户被清军打开。倘若何腾蛟能对顺军余部善加利用,反攻湖北不成问题,清军的兵力由此也就被吸引到了湖广,也就不会有博洛的进军浙闽的这一计划,东路明军也就可以趁机有一番作为。

但这四点似乎只是表层原因,这四点之中,还透漏出深层的原因,也就是偶然中的一些必然。

我看出的必然是人心分散。鲁王与唐王人心分散,郑芝龙与皇帝人心分散,何腾蛟与朝廷人心分散,各支抗清义军之间也是人心分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导致了潮流般的人心分散。个人观点,国人历来都是人心分散,从来就没有真正团结过,毕竟这么大的国度,是由上古那么多小国家,那么多亚民族融合而来的,人心自然不会抱成一团,若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尚能维持,一旦中央政府衰弱,接下来的局面便是混战割据,历来皆是如此。况且明末党派矛盾、贫民富民矛盾、义军与士绅的矛盾,多种矛盾杂合,更加剧了这种人心分散的局面。所以,这是一种文化必然,无法改变,加之隆武帝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塑造强有力的政府,故而人心分散的局面,是难以挽回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