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很爱看小说,深深体会读苏俄小说的障碍是最大的,为什么呢,人名实在太复杂了,出版社往往需要单独印一张人名索引表夹在书里,读者要是读着读着搞不清谁是谁了,就得拿索引表来对照一下。孔孟时代的中国人名,其复杂程度丝毫也不亚于苏俄小说。

话说回来,“公孙”如果不是复姓,那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大贵族,姓张,生了个大胖小子,起名叫“牙”,如果按照现代社会的称谓习惯,别人应该管你儿子叫“张牙”,可在当时,很少会把姓和名连在一起称呼。那怎么称呼你儿子呢?他是你家的贵公子,所以叫“公子牙”。等你家这位公子牙张大了,讨媳妇了,给你生了个大孙子,起名叫“恨水”,大家不会叫他“张恨水”,而是叫他“公孙恨水”,这就是“公孙”的来历。

这类称呼,除了“公子”、“公孙”之外,常见的还有“王子”,叫“王子某某”的一般都是周天子的儿子。还有很多种称谓,有体现排行的,有体现封邑的,有的在某一代上获得了赐姓,有的在某一代上以封邑为氏,女人的称谓又是一类,等等等等。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在中国,姓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东西啊,人们有那么重的家族观念,所以,什么老张家、老王家的,谁家都搞家谱,认祖归宗热闹着呢,可孔孟这时候的人怎么对姓好像不大重视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