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另一个例子就是发生在晋国,权臣赵盾指使赵穿杀了昏君晋灵公。太史董狐记录下来:“赵盾弑其君”。晋灵公是个很坏的君主,可是我们说过,史官的任务不是去判断一件事的对或错,而只是如实记录,所以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但是赵盾不服了,他前去理论,说杀晋灵公的人是赵穿,不是自己。董狐说,你是幕后主谋,不写你写谁呢?最后赵盾没辙了,只得由他去写。

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史官的传统,象崔杼杀史官这种恶劣的事件,在以前应该是比较少的,即使如此,史官仍然以生命捍卫自己的职责,这是令人可敬可佩的。所以先秦时代史官所记的史书,事件的真实性,可信度是比其他书要高。

不扯太远了,回到本书的内容吧。

在争夺帝位的内战中,启最后打败并杀死伯益,成为新的君主,这标志着夏王朝的建立。据说大禹曾封于夏,所以启的王朝便称为“夏”,后来人们便把启称为夏启。夏启夺取大权后,在尊号上作了些改动,除了使用“帝”这个尊号外,还使用“王”这个称号。后世“帝”的称号,要比“王”的称号为尊。比如说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称王了,实力最强大的秦昭王就觉得没意思,他就打算称“帝”,位于诸王之上。可是在夏启时,“帝”与“王”的意思是一样的,夏启使用新的称号,只是为了显示自己超越前人的雄心。除了使用“帝”、“王”这两个称号之外,还有另一个称号“后”。在这里“后”的意思不是皇后,而是指君主,我们经常听到“皇天后土”这个词,“后”是与“皇”相近的概念。夏启也称为“后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