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另外,不少看似光鲜的道德案例背后,实则为很现实的利益博弈,道德往往成为失败者掩盖失败或成功者美化成功的遮羞布。以上文提到的吴公子季札让国为例,看似季札高风亮节、实则本人知难而退、明哲保身。因为阖闾既然敢刺杀大权在握的当朝国君,怎能保证他不刺杀新任的后继国君呢?就算季札真上位了,但能保证不被阖闾架空、成为傀儡吗?季札也很清楚阖闾的野心所在,阖闾的让贤只是面对不利舆论而不得不作的一个道德秀而已,他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上位!既然看透了这场虚伪的道德秀,那季札又何必不知趣的飞蛾扑火呢?所以还是远离政治漩涡,明哲保身走为上。因此把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简化为道德善恶,这是小说戏曲家言,也就迎合了一般老百姓肤浅的认识而已;真正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者,决不能如此肤浅的看待复杂的历史事件,必须追根溯源的深入分析各方利益得失,才能真正看清其来龙去脉。

文学们辩论至此,看似慷慨激昂、实则理屈词穷,颇有外强中干之相。那么御史会如何击破文学们最后的抵抗呢?

日期:2012-07-05 19:48:00

原文:

御史曰:“论语:‘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有是言而行不足从也。季氏为无道,逐其君,夺其政,而冉求、仲由臣焉。礼:‘男女不授受,不交爵。’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子路不说。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男女不交,孔子见南子,非礼也。礼义由孔氏,且贬道以求容,恶在其释事而退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